English

春草寸心——写给《花与草》的作者周榕芳先生●天天一小时读书征文

1998-03-0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涵 嫣 我有话说

周榕芳196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,文学一直为他所钟情,是他心中一座须臾未曾离弃的理想殿堂。但“文革”对他个人,当然也是对整个社会物质和精神领域的极大影响,使他没有足够的条件来继续他的创作之路;即使是在“文革”以后,他由于工作的安排,在编辑的岗位和行政的事务中贡献了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,其结果,用本书前序作者李国文先生的话说,则是“作家梦离他愈来愈远了”。这大概是他一生中永远的心病,为他人做嫁衣所不可避免的遗憾。而值得庆幸的是,在80年代初期,和所有为“文革”后文学的复兴激动得彻夜难寐的知识分子一样,周榕芳先生满腔按捺不住的感慨倾注于笔端,把他对这个新时代发自心底的热爱以及作为一个中国文人,那种对国家社稷传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一吐为快,这便有了《花与草》这本小说散文集。

在十数年后的今天,我们再重读这些新时期文学繁荣最初阶段的作品,竟有一些不习惯的感觉,它与现在的文学潮流毕竟已有了一段不算短的距离。作品集中《春雨绵绵》关注着党风的建设,《展裘志》借历史人物白居易的遭际抒发为官应为民求实利的思想,《老传达轶事》是对打破那些阻碍改革发展的陈规的呼吁,而《花与草》一文则通过叙述一个人才因虚荣和从俗而毁灭的故事,表达了作者自身为人的准则:“生着,日夜站在路边为行人呐喊、鼓劲;如果死了,那就化作泥土,去强壮身边的伙伴”。这样的视角,这样的主题,大概是当前许多作家所不屑的。时下的潮流是回归自我,回归民间,对国家社稷的关注在某些作家那里已不被纳入创作思维,而这,也正是《花与草》带给我们的最深感受。读这本作品集,我们会为再也难以找到如周榕芳先生那一代文人的责任感而遗憾。

《花与草》的语言很平实,清丽而不矫作,即使是抒写激情的散文,也毫无华丽之感。写作技巧与以后的许多作家相比,也是质朴无奇的。但我仍感到震撼。那就是从文中我看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,那种以国事为己任,可以为国舍却一切私利的热情和忠诚,那种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殚精竭虑的敬业精神,令人从中感受到的不仅是文章,而且是作者本身作为一个人的风采。就如同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,他传达给学生的不仅应是他的知识,而更重要的是他为人所具有的人格魅力。《花与草》的一字一句,皆是心血,毫无时下流行的以写作为文字游戏的“洒脱”之态。也许正因如此,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,他们是活得太累的一代,但这也正是现在的作品所缺乏和正日益丧失的。作家们有的变成了手工匠人,一派的超然使他们自身在读者的眼中越来越模糊,越来越没有风骨。这种遗憾同样也不可避免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